[香港六月:亞太區文化傳承論壇] 第二場: 從語言教育到文學藝術
Event description
過去五年, 隨著香港政局的變遷 ,移居海外的港人數目迅速膨脹。 正當香港本土公民社會被迫收縮之際 ,離散港人在移居地建立的公民社會亦逐漸成形。 建立一個有活力和韌性、 形態多元但擁抱共同普世價值的離散港人公民社會, 對香港的未來發展議程勢必有深遠影響。
流散至亞太區的香港人從北到南分佈於日本、台灣、東南亞以至澳洲、紐西蘭, 各自落地生根。 這些國家的社會環境差異極大 ,對未來仍存盼望的香港人, 究竟如何能夠在新土壤保存香港文化 ,令下一代鞏固香港人意識, 不是抽象的訴求 ,而是日常生活中面對的迫切課題。
有見於此, 我們以「香港六月」為基調, 舉辦兩場以傳承香港文化為主題的論壇:
第二場: 從語言教育到文學藝術
討論離散港人如何在下一代推動香港粵語教育,同時利用出版、 文學、藝術活動維繫香港人意識和爭取移居地社會認同,並探討跨境合作及擴大影響的新途徑。
日期:2025年6月14日星期六下午二時至三時半( 香港時間)
講者: 田中杏奈(Anna Tanaka)(日本),日本香港人協會理事
黃國才(臺灣),資深得獎藝術家及大學教師,2021年移居台灣台中設立工作室
鄭詠兒(澳洲),出生於香港、現居雪梨的多媒體得獎藝術家
陳樂行(澳洲),港語學及Konghub 創辦人
主持: 李偉才(澳洲),香港時空副主席
免費登記索取網上連結,可參與現場討論
合辦團體:
香港時空, 澳港聯, 香港民主女神,日本香港人協會, 台灣香港協會
為何是「香港六月亅?
在香港民主運動和公民社會的發展歷程上, 每年6月都有很多值得紀念的日子 :例如64維園集會, 2019年6月9日百萬人大遊行, 6月12日市民包圍立法會, 6月19日200萬人大遊行, 2014年6月79萬人參與「和平佔中運動」全民公投, 1997年 6月30日主權移交前夕示威集會; 在社會運動層面,每年6月5日「世界環境日」, 6月12日 國際勞工組織「世界童工日亅, 2006年6月和2009年6月分別是「保育天星皇后碼頭」及「反高鐵運動」的序幕; 在文化藝術層面, 6月21日是世界音樂日, 每年6月亦是香港獨立書店在香港書展前發佈新書的高峰期。
Tickets for good, not greed Humanitix dedicates 100% of profits from booking fees to charity